当前位置: 首页 > 新闻资讯  > 行业资讯 
发布时间: 2017-02-14 08:47:00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数:1790

2016年年底,央视调查报告《高回扣下的高药价》一出台,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。其报曝光了上海、湖南等地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取高比例回扣的情况,一时间,药械代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
而药械代表背后的药品流通问题也引起国务院的重视。2月9日,国务院办公厅公布《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),要求药械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、技术咨询等活动,不得承担销售任务,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。

意见的出台,则意味着,过去“看脸”、“看公关”的手段或将失效,药械代表面临失业或转行。据媒体报道,在近年来职业高风险、名声不好听,外加赚钱变艰难的处境下,不少药械代表纷纷“离巢”,选择彻底告别药械行业。

药械代表究竟该不该去销售?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向记者明确表示:“不应该”。

一、拉关系、送回扣、抬高药价

上世纪80年代,药械代表制度首先经由跨国企业被引入到我国,最初行业内的从业人员仅仅是提供产品咨询,成为医院、医生、企业之间的桥梁。但在发展及实践过程中,药械代表却慢慢“变了味儿”。

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表示,药械代表制度引入我国后,国内药械企业纷纷学习了这种模式。由于当时中国特有的药械生产行业企业多、小、散、乱,尤其是同质化产品众多的情况下,厂家之间竞争异常激烈,为了能够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,药械代表逐渐探索出“带金销售”的模式。

据上述人士介绍,以前药械代表需要有医学专业背景,但由于缺少行业规范,后来药械代表的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,一些药械代表沦为拉关系、送回扣的“药托”,成为流通环节中抬高价格的“一环”。

意见指出,我国药械流通环节多,流通秩序混乱,挂靠经营、过票洗钱、商业贿赂屡禁不止,推高了药械价格,腐蚀了医生队伍,诱导了大处方、开贵药的出现。人民网2月10日刊文评论称:

从生产商到流通领域,从经销商到医院,从医生再到患者,几乎有多少环节就产生多少次“分利”。

而实际上,这些所谓的“利益”并没有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。药品采购价“奇高”增加了医院的成本,也意味着挤占了医疗条件改善和包括医生薪酬制度在内的改革资源,形成了“高采购价-高成本-低改革能力-医生以药增收-开高价药-高采购价”的恶性循环。

二、行业缺乏管理及约束机制

药械代表行业的变化,跟我国长期缺乏药械代表的管理和约束机制有关。我国对药械代表不仅没有准入门槛,也没有一部公认的行为规范。现实中,药械代表成为一群素质不齐、手段灰色的“营销公关人员”的竞技场。

实际上,不少资深药械代表早已看出新医改趋势,选择了彻底离开、转战其他领域。“有的是因为价格挤压导致利润受损,有的是害怕商业贿赂牵涉自己,还有的是厌倦了这样的环境。总之,过去几年,药械代表行业的稳定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”

据了解,此前部分药械代表一方面控制上游生产企业,要求生产企业高价出票;一方面则试图左右医生的处方权。

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

新产品新技术需要人来推广,药械代表还是有必要存在的。

但是假如和销售挂钩,药械代表的问题就比较大了。药械代表不应该是目前许多人眼中“不堪”的形象,而应该是对整个医学及医疗环境的发展能做出一定的贡献。

此次意见也将“加强对医药代表的管理”列入“整治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”小节中,要求建立药械代表登记备案制度,备案信息及时公开。意见强调,药械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、技术咨询等活动,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,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。

  防褥疮床垫  |   产品中心  |   视频中心  |   新闻资讯  |   合作项目  |   荣誉资质  |   品牌诠释  |   关于蒙泰  |   联系我们  |


在线
客服
在线客服